互联网风险整治,如何有效应对网络安全隐患?
互联网风险整治的工作目标和原则
1、工作目标:
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旨在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2、工作原则:
坚持防治结合,鼓励创新,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坚持实质穿透,明确职责分工,落实整治责任。
坚持整治并举,建立长效机制。
1、具有资产管理业务资质但开展业务不规范的互联网企业:
查处将线下私募发行的金融产品通过线上向非特定公众销售的行为。
查处未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标准,向不具有风险识别能力的投资者推介产品的行为。
查处未采取资金托管方式保障投资者资金安全,侵占、挪用投资者资金的行为。
2、跨界开展资产管理等金融活动的互联网企业:
查处持牌金融机构委托无代销业务资质的互联网企业代销金融产品的行为。
查处未取得资产管理业务资质,通过互联网企业开办资产管理业务的行为。
查处未取得相关金融业务资质,跨界互联网金融活动(不含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的行为。
3、具有多项金融业务资质,综合经营特征明显的互联网企业:
查处各业务板块之间未建立防火墙制度的问题。
查处未遵循禁止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等方面的监管规定的问题。
查处账户管理混乱,客户资金保障措施不到位的问题。
互联网风险整治的两个相关问题
1、为什么需要对互联网风险进行整治?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部分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时出现了一些风险隐患,如向不具有风险识别能力的投资者销售高风险产品、未采取资金托管方式导致资金被侵占或挪用等,这些行为不仅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还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为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需要进行互联网风险整治。
2、如何确保互联网风险整治工作的有效性?
确保互联网风险整治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需要明确整治目标和原则,制定详细的整治方案和进度安排,需要各部门、各地方人民政府协同配合,采取“穿透式”监管方法,准确界定业务本质属性,落实整治责任,还需要加强对从业机构的监管力度,督促其全面自查并接受现场检查,对涉嫌违法违规的情况出具整改意见并依法处理,需要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以适应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发展需求。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hlw/27495.html发布于 2025-02-05 05:15:1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