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清理整顿,行业将迎哪些新变局?
互联网金融清理整顿的背景与目标
背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部分互联网金融业态偏离正确创新方向,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扰乱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甚至出现挪用或占用客户资金、制造庞氏骗局等现象,给众多群众带来经济损失。
目标:短期目标是规范各类互联网金融业态,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扭转部分业态偏离正确创新方向的局面,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从长远看,旨在实现规范与发展并举、创新与防范风险并重,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切实发挥互联网金融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金融清理整顿的主要措施
摸底排查: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辖内的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掌握机构数量、业务规模、经营模式等情况,为后续的清理整顿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分类处置:根据摸底排查结果,对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进行分类,按照违法违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区别对待,精准施策,对于合规类机构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对于整改类机构出具整改意见书,明确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的退出时间表;对于取缔类机构依法予以取缔。
严格准入管理:设立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必须依法接受准入管理,未经批准或备案从事金融活动的,由金融管理部门会同工商部门予以认定和查处。
强化资金监测: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账户应开立在人民银行或符合要求的商业银行,开展跨行支付业务应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进行。
技术手段辅助:研究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技术支持系统,通过网上巡查、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摸底互联网金融总体情况,及时发现互联网金融异常事件和可疑网站。
互联网金融清理整顿的成果与现状
P2P网络借贷全面停业:在营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互联网资产管理、股权众筹等领域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已转入常态化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一些积累多年、久拖未决的非法集资案件得到处置。
其他领域整治取得进展:规范商业银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业务,稳妥有序推进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等工作也在持续推进。
风险得到有效遏制:经过清理整顿,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整体水平显著下降,风险案件高发、频发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明显提升,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
互联网金融清理整顿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监管部门协调问题:不同部门之间可能存在监管缝隙,对于一些业务不明确的企业难以确定明确的监管部门,为此,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数据交换和业务实质认定机制,必要时组成联合小组进行整治。
从业机构执行问题:部分从业机构可能对清理整顿要求执行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或拖延整改的情况,监管部门需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对违规机构依法严肃处理,同时加强对从业机构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其合规意识。
互联网金融清理整顿的未来展望
持续完善监管体系: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监管制度,加强对新兴业务模式和产品的研究与监管,确保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规范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推动行业自律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引导从业机构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加强投资者教育:持续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其能够理性投资、合理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避免因盲目投资而遭受损失。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hlw/27191.html发布于 2025-02-04 16:50:3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