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背景如何影响现代生活?
全球互联的数字世界
一、定义与基本概念

互联网,又称国际网络,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型计算机网络系统,它通过一组通用的协议(如TCP/IP),将各个国家、地区、机构和个人使用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单一且巨大的全球化网络,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阿帕网(ARPANET),最初用于军事目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广泛领域、服务于全社会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二、发展历程
时间 | 事件 |
1950年代 | 通信研究者认识到需要允许在不同计算机用户和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常规的通信,促使了分散网络、排队论和封包交换的研究。 |
1960年 | 美国国防部国防前沿研究项目署(ARPA)出于冷战考虑建立的ARPA网引发了技术进步并使其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中心。 |
1973年 | ARPA的鲍勃·凯恩和斯坦福的温登·泽夫提出TCP/IP协议,定义了在电脑网络之间传送报文的方法。 |
1983年 | ARPA网将其网络核心协议由NCP改变为TCP/IP协议。 |
1986年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建立了大学之间互联的骨干网络NSFnet,这是互联网历史上重要的一步。 |
1994年 | NSFNET转为商业运营,互联网向公众开放。 |
1990年代 | 整个网络向公众开放,万维网(WWW)项目开始宣扬。 |
1996年 | “Internet”(互联网)一词被广泛流传。 |
三、组成部分
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四、接入方式
1、电话线拨号上网:使用调制解调器(Modem)通过电话线上网,速度较慢但无需重新布线。
2、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使用电话线上网,可同时打电话,网速相对快。

3、光纤入户:使用光纤上网,网速上限高,价格和ADSL一致,但动态IP地址不能搭建服务器。
五、典型应用
1、万维网(WWW):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之一。
2、文件传输协议(FTP):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
3、电子邮件(EMAIL):通过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邮局协议3代(POP3)和交互邮件访问协议(IMAP)等协议实现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六、标准化与协议
互联网的标准化体现在其采用的协议和技术上,TCP/IP协议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及传送方式,互联网还采用了HTTP、HTTPS等协议来支持网页浏览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发展,新的协议和标准也在不断涌现和完善。
七、FAQs

1、什么是互联网?
答: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型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一组通用的协议将各个国家、地区、机构和个人使用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单一且巨大的全球化网络。
2、互联网是如何工作的?
答:互联网通过TCP/IP协议族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路由选择,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或点击链接时,浏览器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会返回相应的网页内容,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域名解析、TCP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断开等多个步骤。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hlw/26689.html发布于 2025-02-03 23:28:3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