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软国际互联网学院,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摇篮?
中软国际互联网学院是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与中软国际(厦门)共同创建的创新型学院,以下是对该学院的详细介绍:
一、学院概况
成立背景:2008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与中软国际厦门ETC签订软件工程实训基地协议,开始深度合作探讨,此后陆续签订多个联合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框架合作协议及补充协议,最终于2015年成立中软国际互联网学院。
专业设置:现有软件工程、电子商务、金融工程、物联网工程四个本科招生专业。
在校生规模:在校生近1800人。
师资队伍:拥有校内专业教师3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讲师17人,全部为双师双能型教师;企业教师25名,全部为工程师职称,其中博士1人,硕士7人。
二、校企合作模式
深度合作:采用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借助中软国际教育集团强大的技术体系、行业背景、实训体系以及实战性项目管理团队,共同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管理模式:采用“3+1”管理模式和“5R”培养体系,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按照“共建共管、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平台管理为支撑,结合“三双培养”即双师资、双课堂、双基地)与“人才就业服务生态链”,做到理论基础和实践并重。
三、教学与科研成果
教学方面:共获教育部教改课题9项,省级教改课题23项,发表教改论文36篇。
科研方面: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地市各级纵向科研课题29项,横向课题3项,发表论文40多篇。
四、学生发展与就业
学生活动:关注学生全面成长,注重培养学生整体素质,通过教学工作体系与学生工作体系的高度融合催生学生成长成才综合服务体系,倡导“学生活动学术化,服务工作计程化”,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性、内涵性、创新性较强的比赛。
就业情况:自合作以来,各专业学生无论在就业率、签约率还是就业质量均位列学院前列乃至第一名,首届深度合作毕业生于2016年6月毕业,软件工程每届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均在诚毅学院持续排名第一,电子商务、金融工程的就业签约率均名列前茅。
五、创新实践基地
基本情况:中软国际互联网产业学院创新实践基地建于2021年,实验室共1间,面积225平方米,可接纳学生70人,实践基地通过中软国际与武汉学院校企合作共建而成,总价值200余万元,全部由中软国际企业资助。
主要仪器设备:配有71台高性能台式电脑及“商用级”大数据集群服务器,并搭载大数据实验资源平台和管理系统,部署了中软国际自主研发的“智慧教育云平台”。
教学任务及主要功能:面向软件工程专业,开设软件工程(企业级开发及云计算应用)、软件工程(互联网金融开发)、软件工程(游戏和软件测试及运维)三个方向核心专业课程的实验及课程设计,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重点项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中软国际真实前沿技术及真实的项目案例转化成教学资源,用于学生实际场景教学。
六、相关问答FAQs
问:中软国际互联网学院的专业设置有哪些?
答:中软国际互联网学院目前有软件工程、电子商务、金融工程、物联网工程四个本科招生专业。
问:中软国际互联网学院的创新实践基地主要承担哪些教学任务?
答:中软国际互联网产业学院创新实践基地面向软件工程专业,开设软件工程(企业级开发及云计算应用)、软件工程(互联网金融开发)、软件工程(游戏和软件测试及运维)三个方向核心专业课程的实验及课程设计,该实践基地还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重点项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中软国际真实前沿技术及真实的项目案例转化成教学资源,用于学生实际场景教学。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hlw/26593.html发布于 2025-02-03 19:35:2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