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赛是什么?它如何推动技术创新与行业变革?
“互联网大赛”通常指的是由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是关于这项大赛的详细介绍:
一、大赛简介
中文名: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外文名:China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简称:“互联网+”大赛。
参赛组别:高教主赛道(包括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萌芽赛道。
二、大赛目的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开拓国际视野,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类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质量观、教学质量观、质量文化观。
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大赛细则
参赛要求:以项目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参赛项目需紧密围绕“互联网+”主题,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商业价值。
比赛流程:大赛分为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和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校级初赛由各高校自行组织,选拔出优秀项目参加省级复赛;省级复赛由各省教育厅或相关政府部门负责组织,评选出入围全国总决赛的项目;全国总决赛由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主办,最终决出各大奖项。
评审标准:评审重点关注项目的创新性、团队情况、商业模式、市场前景、社会效益等方面,具体评审指标包括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团队的专业背景和协作能力、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市场的需求分析和竞争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四、历届回顾
自2015年启动以来,大赛已成功举办多届,吸引了全球众多高校的优秀项目参赛,每届大赛都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如第一届的冠军项目“点触云安全系统”,第二届的冠军项目“翱翔系列微小卫星”等,这些项目不仅在大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在后续的发展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奖项设置
高教主赛道:中国大陆参赛项目设金奖50个、银奖100个、铜奖450个,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设金奖5个、银奖15个、铜奖另定,国际参赛项目设金奖40个、银奖60个、铜奖300个,另设最佳带动就业奖、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具人气奖各1个;设高校集体奖20个。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设“乡村振兴奖”“逐梦小康奖”等若干单项奖。
职教赛道:设金奖10个、银奖20个、铜奖50个。
产业命题赛道:根据不同产业命题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萌芽赛道:设创新潜力奖200个。
六、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互联网大赛对参赛者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参赛者应以项目团队为单位报名,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参赛项目需紧密围绕“互联网+”主题,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商业价值,参赛者还需遵守大赛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如实填写申报材料,确保项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问题二:互联网大赛的评审标准是什么?
答:评审重点关注项目的创新性、团队情况、商业模式、市场前景、社会效益等方面,具体评审指标包括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团队的专业背景和协作能力、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市场的需求分析和竞争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hlw/24563.html发布于 2025-01-30 22:15:1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