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十比赛参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赛简介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即原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参赛组别
高教主赛道:分为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本科生创意组和研究生创意组要求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初创组要求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成长组要求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或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但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师生共创组则要求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或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创业且教师所占权重比例大于学生的项目,且公司注册年限不得超过5年。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该赛道要求项目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职教赛道:分为创意组、创业组,主要面向职业院校的学生和教师。
产业命题赛道:待国赛通知及产业命题正式公布后启动,要求参赛团队根据相关产业命题进行项目策划和实施。
萌芽赛道:参赛对象为普通高级中学在校学生,旨在鼓励中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参赛资格
在校或毕业五年内的专科生、本科生、博硕士研究生均可参加。
每个团队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且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
每名学生可参加多个团队,但只能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
参加全国总决赛现场赛的参赛人员应为35人(含项目创始人)。
赛程安排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校级初赛由各高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地负责组织,全国总决赛由各地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总决赛阶段,项目将通过网评和路辩,择优进入总决赛现场比赛,决出金奖、银奖、铜奖等奖项。
奖项设置
高教主赛道:中国大陆参赛项目设金奖150个、银奖350个、铜奖1000个,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设金奖10个、银奖20个、铜奖另定,国际参赛项目设金奖50个、银奖100个、铜奖350个,获得金奖项目的指导教师为“优秀创新创业导师”(限前五名)。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设置金奖70个、银奖140个、铜奖440个,获得金奖项目的指导教师为“优秀创新创业导师”(限前五名)。
职教赛道:设置金奖70个、银奖140个、铜奖440个,获得金奖项目的指导教师为“优秀创新创业导师”(限前五名)。
产业命题赛道:设置金奖50个、银奖100个和铜奖300个。
萌芽赛道:设置创新潜力奖20个,入围总决赛但未获创新潜力奖的项目,发放“入围总决赛”证书。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hlw/24272.html发布于 2025-01-30 09:20:5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