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豆面

移动互联网支付,未来趋势还是安全隐患?

豆面 2025-01-30 06:28:16 59
移动互联网支付,未来趋势还是安全隐患?摘要: 定义与特点定义: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是指用户利用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

定义与特点

定义: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是指用户利用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

移动互联网支付,未来趋势还是安全隐患?

特点:具有移动性、及时性、定制化、集成性等特征,其不仅具备电子支付的特性,还因其与移动通信技术、无线射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拥有信息获取及时、账户管理方便、支付方式多样等独特优势。

主要形式

条码支付:基于账户体系搭建起来的无线支付方案,是支付机构应用二维码等条码技术,向客户提供的、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收款人与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行为,根据支付指令的发起方式,可分为主扫模式和被扫模式。

NFC支付: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采用近场通信技术,通过手机等手持设备完成支付,无需使用移动网络,而是使用NFC射频通道实现与POS收款机或自动售货机等设备的本地通讯。

生物特征识别支付:主要包括人脸、指纹、虹膜、声纹等支付方式,生物识别主要依靠人的脸部、虹膜等生物特征,通过加密运算,可以突破移动支付需要通过移动设备终端等支付介质进行的限制,能够实现老年人等弱势人群也可以使用移动支付。

发展历程

早期起步:2009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已达到19.74亿元,此外手机支付用户规模也早在2009年内增长到8250万人,2010年以来国内的三家运营商都加大了在手机支付上的投入力度。

快速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2023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介绍,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居全球第一。

技术实现

双界面JAVA card:一种同时支持接触式与非接触式两种通讯方式的CPU卡,接触接口和非接触接口共用一个CPU进行控制,接触模式和非接触模式自动选择。

SIM Pass技术:一种多功能的SIM卡,支持SIM卡功能和移动支付的功能,SIMPass运行于手机内,为解决非接触界面工作所需的天线布置问题给予了两种解决方案:定制手机方案和低成本天线组方案。

移动互联网支付,未来趋势还是安全隐患?

RFIDSIM:是双界面智能卡技术向手机领域渗透的产品,RFIDSIM既有SIM卡的功能,也可实现近距离无线通信。

NFC技术:NFC手机内置NFC芯片,组成RFID模块的一部分,可以当做RFID无源标签来支付使用,也可以当做RFID读写器来数据交换和采集。

智能SD卡:通过使用智能SD卡来扩大SIM卡的容量,可以满足业务拓展的需要。

相关FAQs

Q: 移动支付有哪些常见的安全隐患?

A: 移动支付虽然便捷,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支付密码泄露、手机丢失被盗刷、网络诈骗等,用户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码和手机,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支付操作。

Q: 如何保障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A: 为保障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选择正规的支付平台和商家进行交易;二是设置复杂的支付密码,并定期更换;三是开启手机的双重认证功能,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四是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随意透露给他人。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hlw/24203.html发布于 2025-01-30 06:28:1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