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保险监管,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
互联网保险监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保险业务蓬勃兴起,在为人们提供便捷保险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挑战,为保障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互联网保险监管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互联网保险监管的详细介绍:

1、监管主体与职责: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负责对互联网保险业务进行监督管理,包括制定相关监管规则、审核保险机构的资质和业务范围、监督市场行为等。
2、监管政策与法规:
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文件,如《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以解决虚假宣传、可回溯管理、信息管理、强制搭售、跨区域经营、非持牌机构经营合作经营等问题。
3、监管现状与问题:
目前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理念滞后于业务场景拓展,监管立法与监管执法存在脱节,监管执法力度、精准度和覆盖面仍有不足等。
4、行业自律与企业责任:
保险行业应正确认识监管与发展的关系,主动建立与监管主体的良性合作关系,根据监管政策和法律规则细化和完善信息披露、落地服务、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保护的标准化体系。

互联网保险企业要与监管主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正确认识监管与发展的关系,主动配合监管,并根据监管动态及时调整经营活动。
互联网保险监管FAQs
1、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定义是什么?
互联网保险业务是指保险机构依托互联网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保险服务的保险经营活动。
2、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经营范围有哪些限制?
互联网保险业务应由依法设立的保险机构开展,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
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销售,应符合银保监会关于偿付能力、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等相关规定。
3、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经营条件有哪些?
服务接入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自营网络平台是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APP)的,应依法向互联网行业管理部门履行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手续、取得备案编号。

具有支持互联网保险业务运营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核心业务系统,并与保险机构其他无关的信息系统有效隔离。
具有完善的网络安全监测、信息通报、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以及完善的边界防护、入侵检测、数据保护、灾难恢复等网络安全防护手段。
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开展网络安全定级备案,定期开展等级保护测评,落实相应等级的安全保护措施。
具有合法合规的营销模式,建立满足互联网保险经营需求、符合互联网保险用户特点、支持业务覆盖区域的运营和服务体系。
建立或明确互联网保险业务管理部门,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担任互联网保险业务负责人,明确各自营网络平台负责人。
具有健全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如何加强对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监管?
持续完善互联网保险监管制度体系建设,加强监管制度顶层设计,优化监管方式和手段,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能和权威性。
坚持“强化合规经营、防范化解风险、提升服务能力、支持改革转型”的导向作用,着力解决互联网财产保险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明确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范畴,厘清业务边界,金融消费者应通过保险机构自营网络平台的销售页面独立了解产品信息,并能够自主完成投保行为。
明确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经营条件,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需满足偿付能力充足、风险综合评级良好等基本条件。
明确可以拓展经营区域的险种范围,支持财产保险公司依托互联网特定场景开发小额分散、便捷普惠的财产保险产品,严控财产保险公司通过互联网方式拓展机动车辆保险的经营区域。
严禁财产保险公司将线下业务通过互联网方式拓展经营区域,规避属地监管。
互联网保险监管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监管主体、行业自律组织和企业自身共同努力,通过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行业自律水平以及增强企业责任意识,可以促进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hlw/24063.html发布于 2025-01-30 00:39:4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