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并遵守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是为了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维护公众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制定的,该条例自2002年11月15日起施行,并经过多次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技术发展。
总则
1、目的: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规范经营行为,维护合法权益,保障经营活动健康发展。
2、定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是指通过计算机等装置向公众提供互联网服务的网吧、电脑休闲室等营业性场所。
3、主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设立审批和监督管理;公安机关负责信息网络安全、治安及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登记注册和营业执照的管理。
设立条件
1、许可制度:国家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不得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2、设立条件:包括企业名称、住所、组织机构和章程;与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营业场所;健全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固定的网络地址和计算机等装置及附属设备;取得从业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3、禁止区域: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经营规范
1、:不得制作、下载、复制、查阅、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如反对宪法基本原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煽动民族仇恨、宣扬邪教迷信、散布谣言、淫秽赌博暴力等。
2、网络安全:不得进行危害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如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等。
3、接入要求:必须通过依法取得经营许可证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接入互联网。
监督管理
1、部门职责: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实施监督管理。
2、举报奖励: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监督,并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修订历程
该条例自2002年首次公布以来,经历了多次修订,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技术发展需求,最近的一次修订是在2024年,进一步明确了文化行政部门在发放《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后向同级公安机关通报或报备的要求。
未来展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相关部门也将持续关注条例的实施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以下是两个关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Q1: 如何申请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A1: 申请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需要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文件: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和章程;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材料;资金信用证明;营业场所产权证明或者租赁意向书;依法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文化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发给同意筹建的批准文件,申请人完成筹建后,还需向同级公安机关承诺符合信息网络安全审核条件,并经公安机关确认当场签署承诺书,之后,依照有关消防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最终向文化行政部门申请最终审核。
Q2: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有哪些禁止行为?
A2: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涂改、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还不得利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制作、下载、复制、查阅、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如反对宪法基本原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煽动民族仇恨、宣扬邪教迷信、散布谣言、淫秽赌博暴力等,也不得进行危害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如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等。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全面了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修订历程以及未来展望。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hlw/14795.html发布于 2025-01-11 16:38:2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