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豆面

互联网如何赋能基层治理与服务创新?

豆面 2025-01-04 10:23:37 49
互联网如何赋能基层治理与服务创新?摘要: 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与基层治理的结合成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互联网+”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政府效率、便利公众参与、增进信息共享,从而推动基层治理的现代...

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与基层治理的结合成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互联网+”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政府效率、便利公众参与、增进信息共享,从而推动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一、价值导向

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将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根本目的,技术治理虽然具有工具理性导向,但过于强调技术因素会忽略人的价值,必须重视人的需求,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确保技术应用服务于民。

公众参与是“互联网+基层治理”的另一重要价值导向,互联网技术扩展了居民参与渠道,使居民能够通过在线服务平台和应用软件快捷方便地反映问题和诉求,这种互动不仅提高了政府效率,还增强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协商民主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层治理涉及多方行动者,各自的利益诉求具有差异性,通过议事机制,构建集体论坛,让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表达诉求并倾听他人意见,在对话中调整偏好,增进共识,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二、功能定位

“互联网+基层治理”主要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依靠网络赋能开辟居民参与基层事务的新渠道;依靠技术驱动提升基层对问题的回应和处置能力;依靠政策助推提升基层数据共享能力;依靠多方参与提升基层事务的共识决策能力;依靠考评机制提升跨部门协同运作能力。

三、推进路径

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需要推进“一网”“一台”“一库”“多应用”的基础设施建设:

1、一个政务网络:即统一的政务信息网络,将基层治理的在线平台与上级政务信息平台连通起来,用户可通过PC端门户网站或移动端APP软件向公共部门提出服务需求,获取相关信息,办理各类政务事项。

2、一个数据库:为掌握基层治理的底数,推动基础数据资源共享,需收集市政设施、房屋、单位、人口、地下空间等基础信息,建设基层治理数据库,公众及各类组织可根据需求申请使用。

3、多个应用软件:针对具体场景和需求开发应用软件,集数据收集、信息查询、协同监管、公众参与、智慧引导等功能于一体。

四、案例分析

以苏州市为例,当地通过“12345热线”、数字化城管App、“寒山闻钟”网络理政平台等,建立了居民表达民意、反映诉求的重要平台,地方政府专门成立集成指挥中心,强化统筹协调,实现多部门联动,这种机制提高了政府部门对百姓关心的社会事务的回应能力,形成了完整的闭环管理流程。

五、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尽管“互联网+基层治理”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面临形式主义、技术鸿沟、隐私权保护、内卷化等问题,对此,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避免形式主义:确保技术应用真正服务于实际需求,而不是流于表面。

缩小技术鸿沟: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和居民的技术素养。

保护隐私权:建立健全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机制。

防止内卷化: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互联网+基层治理”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准确把握功能定位,明确推进路径,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一行动,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取得实效。

相关问答FAQs

Q1: “互联网+基层治理”如何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A1: “互联网+基层治理”通过构建在线服务平台和应用软件,使居民能够方便快捷地反映问题和诉求,提高了政府效率和公众参与度,通过智能感知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Q2: 在推进“互联网+基层治理”过程中,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

A2: 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机制,这包括制定严格的数据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hlw/10932.html发布于 2025-01-04 10:23:3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