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电器符号怎么看,如何正确解读继电器符号?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它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
一、继电器符号的基本构成

继电器符号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个长方框表示线圈,一组触点符号表示触点组合,当触点不多且电路比较简单时,往往把触点组直接画在线圈框的一侧,这种画法称为集中表示法,对于不同类型的继电器,其符号也有所不同,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继电器及其符号。
二、常见继电器类型及符号
继电器类型 | 文字符号 | 图形符号 |
电磁继电器 | EMR | |
固态继电器 | SSR | |
磁保持继电器 | MCR | |
干簧继电器 | GRM | |
步进继电器 | BJM | |
时间继电器 | KT | |
电流继电器 | KA | |
电压继电器 | KV | |
频率继电器 | KF | |
压力继电器 | KP | |
控制继电器 | KC | |
信号继电器 | KS | |
接地继电器 | KE |
三、继电器符号详解
1、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铁控制电路的继电器,通常用于控制高电压或大电流电路的开关,其图形符号为一个长方框内标注“J”或“K”,并在旁边标注触点形式和编号。
2、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半导体器件控制电路的继电器,通常用于控制低电压和小电流电路的开关,其图形符号与电磁继电器类似,但内部结构不同,用“SSR”表示。
3、磁保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永久磁铁来保持电路状态的继电器,通常用于控制低电压和小电流电路的开关,其图形符号为一个长方框内标注“MCR”,并在旁边标注触点形式和编号。
4、干簧继电器: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干簧管来控制电路的继电器,通常用于控制低电压和小电流电路的开关,其图形符号为一个长方框内标注“GRM”,并在旁边标注触点形式和编号。
5、步进继电器:步进继电器是一种利用步进电机的旋转来控制电路状态的继电器,通常用于控制低电压和小电流电路的开关,其图形符号为一个长方框内标注“BJM”,并在旁边标注触点形式和编号。
6、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达到规定值时,输出量发生预定时间变化的继电器,其图形符号为一个长方框内标注“KT”,并在旁边标注触点形式和编号。
7、电流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是一种根据电流大小进行控制的继电器,通常用于电动机保护等场合,其图形符号为一个长方框内标注“KA”,并在旁边标注触点形式和编号。

8、电压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是一种根据电压大小进行控制的继电器,通常用于电力系统中,其图形符号为一个长方框内标注“KV”,并在旁边标注触点形式和编号。
9、频率继电器:频率继电器是一种根据频率大小进行控制的继电器,通常用于电力系统中的频率检测,其图形符号为一个长方框内标注“KF”,并在旁边标注触点形式和编号。
10、压力继电器:压力继电器是一种根据压力大小进行控制的继电器,通常用于液压系统中,其图形符号为一个长方框内标注“KP”,并在旁边标注触点形式和编号。
11、控制继电器:控制继电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继电器,通常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其图形符号为一个长方框内标注“KC”,并在旁边标注触点形式和编号。
12、信号继电器:信号继电器是一种用于传递信号的继电器,通常用于通信系统中,其图形符号为一个长方框内标注“KS”,并在旁边标注触点形式和编号。
13、接地继电器:接地继电器是一种用于检测接地故障的继电器,通常用于电力系统中,其图形符号为一个长方框内标注“KE”,并在旁边标注触点形式和编号。
四、使用继电器时的注意事项
1、额定工作电压: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是继电器最主要的一项技术参数,在使用继电器时,应该首先考虑所在电路的工作电压,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应等于所在电路的工作电压。
2、触点负载:触点负载是指触点的承受能力,继电器的触点在转换时可承受一定的电压和电流,所以在使用继电器时,应考虑加在触点上的电压和通过触点的电流不能超过该继电器的触点负载能力。

3、线圈电源:这是指继电器线圈使用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初学者在进行电子制作活动中,都是采用电子线路,而电子线路往往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所以必须是采用线圈是直流电压的继电器。
五、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当线圈得电时,其动触点与静触点1立即断开并与静触点2闭合,切断静触点1控制线路,接触通静触点2的控制线路,当线圈失电时,动触点复位,即动触点与静触点2复位断开并与静触点1复位闭合,切断静触点2的控制线路接通静触点1的控制线路。
继电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控制器件,在自动化控制电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继电器的符号、类型、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对于正确使用和维护继电器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继电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articals/9301.html发布于 2025-01-02 04:31:5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