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感中的纹波怎么产生,电感中的纹波是如何形成的?
电感中的纹波产生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问题,涉及电感器的基本特性、电路设计和外部环境因素,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电感中纹波的产生原因:

1、电感电流在换流瞬间不能跳变
能量不跃变:电感器储存的能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E = \frac{1}{2} L I^2\)),若电流瞬间发生跃变,所需电压将趋于无穷大,这在实际电路中是不可能的,电感电流在任何瞬间都必须连续变化。
实际应用:在开关稳压电源中,当开关器件在导通和关断之间切换时,电感电流必须平滑过渡,这一特性使得电感器能够平滑输出电流,减少输出电压的纹波。
2、电感电压伏秒积在一个周期内必须平衡
伏秒积平衡原则: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感器电压与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V_L = L \frac{dI_L}{dt}\)),在一个完整的开关周期内,电感器电压的正负伏秒积必须相等,以确保电流在每个周期结束时返回到初始值。
数学表示:\(\int_{0}^{T} V_L \, dt = 0\),即在一个周期内的电感电压积分为零。
实际应用:在开关稳压电源中,这一原则确保电感器在每个周期内的能量交换是平衡的,避免了电流的积累或衰减,从而保持输出电流的稳定。
3、电感电流纹波取决于电感电压伏秒积

物理意义: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电流的变化可以通过电感电压和时间的乘积来计算,电流纹波ΔI可以表示为:\(\Delta I_L = \frac{V_{L_{on}} \cdot T_{on}}{L} \frac{V_{L_{off}} \cdot T_{off}}{L}\)。
公式简化:结合电压伏秒积平衡原则,电流纹波公式可以简化为:\(\Delta I_L = \frac{(V_{in} V_{out}) \cdot D \cdot T}{L}\)。
实际应用:通过选择适当的电感值(L)和控制开关周期(T)以及占空比(D),可以调节电流纹波的大小,较大的电感值可以有效减少电流纹波,提高输出电流的平滑度。
4、开关元件的特性
开关上升和下降时间:SWITCH一般选用双极性晶体管或者MOSFET,不管是哪种,在其导通和截止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这时候在电路中就会出现一个与SWITCH上升下降时间的频率相同或者奇数倍频的噪声。
二极管反向恢复过程:二极管的反向恢复过程也会引起谐振,产生的噪声频率一般为几十MHz。
5、电路设计和外部因素
PCB设计:走线过细过长会增大阻抗,大电流在此大阻抗上会产生比较高的纹波电压;寄生电容和阻抗会增大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影响DCDC效率。

输入输出电容的选择:输出电容的容量和等效串联电阻(ESR)对纹波的影响很大,增大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滤波电路的设计:增加LC滤波电路可以显著抑制纹波。
6、高频噪声
定义:高频噪声是指频率高于5MHz的噪声,包括MOSFET的开关噪声、白噪声及周围信号的干扰等。
抑制方法:使用软开关技术、在二极管两端并联电容C或RC缓冲网络、采用π形LC滤波电路等方法可以有效抑制高频噪声。
7、AC/DC变换器的特有问题
AC噪声:AC/DC变换器中除了上述两种纹波(噪声)以外,还有AC噪声,频率是输入AC电源的频率(50~60Hz左右)。
共模噪声:由于很多开关电源的功率器件使用外壳作为散热器,产生的等效电容导致的共模噪声。
8、测量和抑制方法
测量方法:使用示波器测量纹波时,应去除探头上的夹子与地线,使用接地环,并在探头上并联一个10UF电解电容与一个0.1UF瓷片电容。
抑制方法:增大电感和输出电容的值、采用多并联输出电容、增加开关频率、合理布线等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纹波。
电感中的纹波产生主要源于电感器的基本特性、开关元件的特性、电路设计和外部环境因素,通过优化电感值、控制开关周期和占空比、选择合适的滤波电路和电容、合理布线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纹波,提高电源的稳定性和效率。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articals/8380.html发布于 2025-01-01 00:17:0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