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电站知识竞赛,清洁能源有哪些奥秘?
核能作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减碳行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核电站如何运作?它的安全性如何保障?参与这场核电站知识竞赛,测试你对核能的理解,同时深入了解这一清洁能源的科学原理与社会价值。
核能基础:从原理到应用

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通过可控的核裂变反应释放能量,铀-235是最常用的核燃料,当中子撞击铀原子核时,原子核分裂并释放大量热能,同时产生新的中子,引发链式反应,这一过程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水,生成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与化石燃料相比,核能发电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一度电的碳排放量仅为煤电的百分之一,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每年可减少数百万吨温室气体排放,对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机制:多重屏障守护
公众对核电站的关注往往聚焦于安全性,现代核电站采用纵深防御策略,设置多道防护屏障:
- 燃料芯块与包壳:铀燃料被制成陶瓷芯块,封装在锆合金管中,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
- 压力容器:厚度超过20厘米的钢制容器承受高温高压,是第一道工程屏障。
- 安全壳:预应力混凝土构筑的密闭空间,可抵御地震、飞机撞击等外部冲击。
被动安全系统如重力注水、自然循环冷却能在断电情况下自动启动,2010年后新建的第三代核电站堆芯熔化概率已降至千万分之一以下。
常见误区辨析
关于核能存在不少误解,
- "核电站像原子弹一样危险":核电站使用低浓缩铀(3%-5%),而武器级铀需浓缩至90%以上,两者在设计与控制上截然不同。
- "辐射无处不在":核电站周边居民年均辐射剂量约为0.01毫希,低于一次胸部CT扫描(7毫希),也少于乘飞机往返中美受到的宇宙射线(0.1毫希)。
- "废料无法处理":现代技术可将高放废料玻璃固化后深地质处置,法国、瑞典等国已建立成熟的处理体系。
全球视野下的核能发展
目前全球32个国家运行着440座核反应堆,提供全球10%的电力,法国核电占比达70%,实现欧洲最低的电价与碳排放;美国保持最多机组数量(93座),年减排量相当于1亿辆汽车停驶,新兴国家如中国、印度正加速布局,华龙一号、VVER-1200等三代技术成为市场主流。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通过运行评估、技术援助等机制促进全球核安全标准统一,福岛事故后推出的"安全强化公约"要求各国每6年接受国际同行评审,中国大亚湾等电站多次获得最高评级。
示例(选择题)
-
压水堆核电站中,一回路水温可达:
A. 100℃
B. 250℃
C. 320℃
D. 500℃ -
以下哪项不是核电站应急电源?
A. 柴油发电机
B. 蓄电池组
C. 燃气轮机
D. 太阳能板 -
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是:
A. AP1000
B. EPR
C. 华龙一号
D. 沸水堆
(答案:1.C 2.D 3.C)
核能与可持续发展
在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今天,核能作为稳定基荷电源的价值更加凸显,国际能源署测算,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全球核电容量需在2050年前翻番,新一代小型模块化堆(SMR)、快堆技术有望进一步降低造价与风险,四代核能系统可能实现核废料嬗变与海水提铀。
对核能的理性认知需要科学精神与社会共识的共同构建,正如居里夫人所说:"生活中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只有需要理解的东西。"理解核能,是为了更好地驾驭这把双刃剑,让它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持久动力。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articals/44030.html发布于 2025-04-10 04:08:0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