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将94v电降2v 电路电流50ma
一、采用线性稳压器实现降压

(一)原理
线性稳压器通过调整自身电阻来降低输入电压,使其稳定在设定的输出电压值,它工作在线性区,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串联在电源和负载之间,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整电阻值,以维持输出电压稳定。
(二)电路设计
1、选择合适的线性稳压器芯片:对于将94V降至2V的需求,可选择如LT3080等具有宽输入电压范围和低输出电压能力的线性稳压器芯片,其最大输入电压可达75V以上,能够满足94V的输入要求,且能输出稳定的2V电压。
2、确定限流电阻:已知电路电流为50mA,根据欧姆定律I = V/R(其中I为电流,V为电压,R为电阻),可计算出限流电阻的阻值,假设输入电压为94V,输出电压为2V,那么稳压器两端的电压差为92V,为了保证电流不超过50mA,限流电阻R = V/I = 92V / 0.05A = 1840Ω,可选择标准阻值为1800Ω或2kΩ的电阻,这里选择1800Ω的电阻。
3、连接电路:将输入电压正极连接到限流电阻一端,限流电阻另一端连接到线性稳压器的输入引脚,线性稳压器的输出引脚连接到负载,同时将输出引脚与地之间连接一个滤波电容,一般选择10μF左右的陶瓷电容,以减少输出电压的纹波。
元件 | 型号 | 参数 |
线性稳压器芯片 | LT3080 | 输入电压范围:3 75V;输出电压:可调至2V;最大输出电流:1.1A |
限流电阻 | 1800Ω | 功率:1W(考虑一定余量) |
滤波电容 | 10μF 陶瓷电容 | 耐压值:6.3V以上 |
(三)优缺点分析
优点
电路结构简单,只需少量元件即可实现降压功能,设计相对容易。

输出电压稳定性高,能够为负载提供较为纯净、稳定的2V直流电压,适用于对电压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线性稳压器具有过流保护和过热保护功能,能有效保护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和负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缺点
效率较低,由于线性稳压器是通过消耗多余的电能来降低电压,输入功率大部分被转化为热量浪费掉,在本电路中,输入电压为94V,输出电压为2V,当输出电流为50mA时,输入功率为94V×0.05A = 4.7W,而输出功率仅为2V×0.05A = 0.1W,效率仅为0.1W / 4.7W ≈ 2.13%,大量电能以热的形式损耗。
散热问题严重,由于效率低,大部分电能转化为热量,需要较大的散热片来降低稳压器的温度,否则可能会导致稳压器因过热而损坏,增加了电路的体积和成本。
二、使用开关稳压器实现降压
(一)原理
开关稳压器通过快速开关器件(如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将输入的直流电压斩波成高频脉冲序列,然后通过储能电感、滤波电容等元件将脉冲序列转换为较低的直流电压输出,其工作原理基于电感的储能和释能特性,以及电容的平滑滤波作用。
(二)电路设计

1、选择开关稳压器芯片:例如LM5176,这是一款宽输入电压范围、高频率的开关稳压器芯片,输入电压范围可达40 100V,能够满足94V的输入要求,输出电压可通过外部电阻分压网络设置为2V,最大输出电流可达1A,满足50mA的需求。
2、设计反馈网络:根据芯片手册,选择合适的反馈电阻R1和R2,构成电阻分压网络,连接到芯片的反馈引脚,假设芯片内部基准电压为0.8V,根据公式Vout = Vref×(R1 + R2) / R2(其中Vout为输出电压,Vref为芯片内部基准电压,R1和R2为反馈电阻),要得到2V输出电压,可选择R1 = 1kΩ,R2 = 22kΩ(实际计算值可能略有偏差,需根据具体芯片进行调整)。
3、连接电感和电容:在芯片的开关引脚和续流二极管之间连接储能电感,一般选择几微亨到几十微亨的电感值,在输出端连接滤波电容,通常选择几百微法拉的电解电容和一个较小容量的陶瓷电容并联,以提高滤波效果和稳定性。
4、添加续流二极管:续流二极管的作用是在开关管截止时,为电感中的电流提供续流通路,防止电感产生过高的反向电动势损坏开关管和其他元件,可选择肖特基二极管,如SR160,其具有低正向压降、高开关速度等优点。
元件 | 型号 | 参数 |
开关稳压器芯片 | LM5176 | 输入电压范围:40 100V;输出电压:可调至2V;最大输出电流:1A;开关频率:2MHz |
反馈电阻 | R1 = 1kΩ,R2 = 22kΩ | |
储能电感 | 10μH |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A以上 |
滤波电容 | 470μF 电解电容、10μF 陶瓷电容 | 耐压值:10V以上 |
续流二极管 | SR160肖特基二极管 | 正向压降:0.3V;最大反向电压:40V;最大正向电流:1.5A |
(三)优缺点分析
优点
效率高,开关稳压器的工作效率通常较高,一般在80% 95%之间,相比线性稳压器,在相同的输入输出条件下,开关稳压器能够有效减少电能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本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为94V,输出电压为2V,输出电流为50mA时,输入功率约为94V×0.05A = 4.7W,假设效率为85%,则输出功率为4.7W×85% = 3.995W,相比线性稳压器的0.1W输出功率有显著提升。
体积小、重量轻,由于开关稳压器工作在高频状态,可以使用较小的储能电感和滤波电容,从而减小整个电路的体积和重量,便于集成在小型设备中。
散热要求相对较低,由于效率高,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少,不需要像线性稳压器那样安装大面积的散热片,降低了散热成本和电路设计的复杂性。
缺点
电路相对复杂,需要更多的元件,包括开关管、电感、电容、二极管等,设计和调试难度较大,如果电路设计不合理或元件参数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电路性能下降或出现故障。
存在电磁干扰(EMI)问题,开关稳压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高频脉冲信号,这些信号可能会干扰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需要在电路中采取适当的EMI抑制措施,如添加滤波电容、电感等元件,但这也会增加电路的复杂性和成本。
三、FAQs
(一)如何选择合适的降压方案?
答:在选择降压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果对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精度要求极高,且对效率和体积重量要求不高,线性稳压器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例如在一些精密测量仪器中,需要非常稳定的低电压供电,线性稳压器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电源输出,但如果对效率和体积重量有较高要求,并且能够承受一定的电路复杂性和EMI问题处理,开关稳压器则是更好的选择,比如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为了延长电池续航时间,需要高效的电源转换电路,开关稳压器可以在较小的体积内实现较高的效率。
(二)在使用开关稳压器时,如何降低电磁干扰?
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降低开关稳压器的电磁干扰,优化电路板布局,将高频开关元件和敏感元件分开放置,尽量缩短高频信号走线的长度,减少环路面积,在开关稳压器的输入和输出端添加滤波电容和电感,组成π型滤波器或LC滤波器,滤除高频噪声,还可以在开关管两端添加RC缓冲电路,吸收开关过程中产生的尖峰电压和电流,减少电磁辐射,对整个电路进行屏蔽处理,使用金属屏蔽罩将开关稳压器部分包裹起来,并将屏蔽罩接地,防止电磁干扰向外传播。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articals/36719.html发布于 2025-03-03 05:17:1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