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片机怎么读写dbs18b20传感器数据
单片机读写DS18B20传感器数据的方法如下:
硬件连接

1、将DS18B20的DQ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I/O口,如P0、P1等。
2、提供电源连接,即VCC(3.3V或5V)和GND。
初始化
1、将数据线拉高,以便产生下降沿。
2、延时至少480微秒。
3、将数据线拉低,以产生复位脉冲。
4、释放总线,并进入接收状态。
5、等待DS18B20发送存在脉冲,即等待约60~240微秒的低电平信号。
写操作
1、写0时序:将数据线拉低持续60微秒以上,然后释放总线。

2、写1时序:先将数据线拉低持续1~15微秒,然后释放总线。
读操作
1、将数据线拉低1微秒以上。
2、释放数据线,使其变为输入模式。
3、延时6微秒以上,以便DS18B20有足够的时间将数据传输到总线上。
4、在15微秒内读取数据线状态,若为低电平则表示逻辑0,否则为逻辑1。
读取温度数据
1、发送温度转换命令(0x44),启动温度转换。
2、等待转换完成,这通常需要约960毫秒(具体时间取决于DS18B20的精度设置)。
3、发送读取暂存器命令(0xBE),读取温度数据。

4、读取两个字节的温度值,第一个字节是高位,第二个字节是低位。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在Keil C环境中使用C语言与DS18B20进行通信并读取温度数据:
#include <reg52.h> sbit DQ = P1^0; // 将DS18B20的DQ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P1.0口 void Delay_us(unsigned int us) { while(us); } void Write_DS18B20(unsigned char dat) { unsigned char i; for(i=0; i<8; i++) { DQ = 0; // 拉低总线 _nop_(); // 延时 DQ = dat & 0x01; // 写入数据位 Delay_us(6); // 延时6微妙 dat >>= 1; // 移位 DQ = 1; // 释放总线 } } unsigned char Read_DS18B20(void) { unsigned char i, dat = 0; for(i=0; i<8; i++) { DQ = 0; // 拉低总线 _nop_(); // 延时 DQ = 1; // 释放总线 dat >>= 1; // 移位 if(DQ) { dat |= 0x80; // 如果数据线为高电平,则设置相应位为1 } Delay_us(6); // 延时6微妙 } return dat; } void Init_DS18B20(void) { DQ = 1; // 将数据线拉高 Delay_us(50); // 延时50微妙 DQ = 0; // 拉低总线,产生复位脉冲 Delay_us(500); // 延时500微妙 DQ = 1; // 释放总线,进入接收状态 Delay_us(50); // 延时50微妙 // 等待DS18B20发送存在脉冲 while(!DQ); while(DQ); } float Read_Temperature(void) { unsigned char temp_LSB, temp_MSB; float temperature; Init_DS18B20(); // 初始化DS18B20 Write_DS18B20(0xCC); // 跳过ROM指令 Write_DS18B20(0x44); // 启动温度转换命令 Delay_us(960); // 等待转换完成 Init_DS18B20(); // 再次初始化以准备读取数据 Write_DS18B20(0xCC); // 跳过ROM指令 Write_DS18B20(0xBE); // 读取暂存器命令 temp_LSB = Read_DS18B20(); // 读取温度数据的低位字节 temp_MSB = Read_DS18B20(); // 读取温度数据的高位字节 temperature = (temp_MSB << 8) | temp_LSB; // 合并两个字节的数据 temperature = temperature * 0.0625; // 根据DS18B20的分辨率计算实际温度值 return temperature; } void main(void) { float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 Read_Temperature(); // 读取温度数据 // 可以在这里添加其他处理代码,例如显示温度值等 }
注意事项
1、时序控制:DS18B20对时序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在编写程序时需要精确控制每个操作的时间间隔,任何微小的时序错误都可能导致通信失败。
2、上拉电阻:由于单总线依赖上拉电阻来保持高电平状态,因此需要在数据线上连接一个合适的上拉电阻(通常为4.7kΩ),如果上拉电阻过大或过小,可能会导致通信不稳定或无法正常工作。
3、异常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传感器未连接、通信超时等,在编写程序时需要添加相应的异常处理机制,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常见问题解答
1、如何确保通信成功?
答:确保通信成功的关键是严格按照DS18B20的通信协议和时序要求进行编程,还需要注意电源的稳定性和信号的完整性,如果遇到通信问题,可以检查硬件连接是否正确、上拉电阻是否合适、程序代码是否有误等。
2、如何处理多个DS18B20传感器?
答:如果需要同时读取多个DS18B20传感器的数据,可以使用“跳过ROM”指令(0xCC)来简化通信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传感器都必须具有唯一的64位序列号(地址),以避免混淆和冲突,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和地址分配方法。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articals/36644.html发布于 2025-03-02 19:37:1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