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豆面

如何正确使用三极管型号?

豆面 2025-02-02 22:11:15 1
如何正确使用三极管型号?摘要: 1、三极管的分类按半导体材料和极性分:有NPN型和PNP型两种类型,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都是N型半导体,而基极是P型半导体;相反,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都是P型半...

1、三极管的分类

如何正确使用三极管型号?

按半导体材料和极性分:有NPN型和PNP型两种类型,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都是N型半导体,而基极是P型半导体;相反,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都是P型半导体,而基极是N型半导体。

按功率分:可分为小功率管、中功率管、大功率管,小功率三极管功率一般小于0.3W,常用于放大交、直流信号或应用在振荡器、变换器等电路,如用来放大音频、视频信号;中功率三极管功率一般在0.3W1W之间,主要用于驱动电路和激励电路中,或为大功率放大器提供驱动信号;大功率三极管功率一般在1W之上,由于耗散功率大,工作时容易引起芯片内温度过高,通常需要安装散热片。

按工作频率分:可分为低频管、高频管、超频管,低频三极管的特征频率fT小于3MHz,多用于低频放大电路,如收音机的功放电路;高频三极管的特征频率fT大于3MHz,多用于高频放大电路、混频电路或高频振荡等电路。

按塑封形式分:可分为贴片分装型、金属封装型和塑料封装型,贴片封装型三极管体积小巧,多应用于数码电子产品中。

2、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集 射最大反向电压(VCEO):基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发射极间能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值,超过此值会击穿三极管。

集电极工作电流(ICM):集电极允许长期工作的电流,实际工作电流应小于此值,否则可能导致三极管损坏。

集电极最大功率(PCM):最大允许耗散功率,实际功率过大,三极管会因过热而烧坏。

如何正确使用三极管型号?

电流放大倍数(HFE):共射电路中集电极与基极电流的比值,β=IC/IB,表示三极管的放大能力。

特征频率(FT):频率升高时,电流放大倍数β下降到1时对应的频率值,选用三极管时,一般管子的特征频率要比电路的工作频率至少高出3倍以上,但也不是越高越好,过高可能会引起电路振荡。

3、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截止状态:当发射结电压小于其导通电压时,发射结未导通,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此时三极管处于截止区,对于硅管,一般当UBE<0.5V时,可认为三极管进入截止区;对于锗管,UBE<0.2V时进入截止区,电流特点上,基极电流IB≈0,集电极电流IC≈0,仅有极微小的反向穿透电流流过,硅三极管的通常都在以下,工作原理方面,发射结未导通,发射极无法向基区注入足够的电子,基区无法形成有效的电流放大作用,集电结的反向偏置使得集电极对基区电子的吸引力减弱,进一步限制了电流的放大,所以三极管在截止区无法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应用场景主要是截止区通常用于电子开关电路中,通过控制基极电压的开关状态来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从而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

放大状态:当发射结加正向电压(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集电结加反向电压时(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三极管进入放大区,此时基极电流能够控制集电极电流,且IC与IB之间近似于线性关系,从而实现信号的放大,对于硅管,发射结正向电压约为0.6 0.7V,锗管约为0.2 0.3V时,且集电结反向偏置,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电流特点上,IC = βIB,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一般在几十到几百之间,当IB增大时,IC也会随之增大,且二者呈线性关系,这是三极管能够实现信号放大的基础,工作原理为在制造三极管时,有意识地使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电子)浓度大于基区的,同时基区做得很薄,这样一旦接通电源后,发射结正偏使得发射极能够向基区注入大量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电流和电子移动方向相反),而基区的多数载流子(空穴)越过发射结形成基极电流,集电结反偏使得集电极对基区电子的吸引力增强(PN结反偏有利于电子从P区向N区漂移),由于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较低,电子在基区内的扩散速度较慢,大部分从发射极注入基区的电子会被集电极收集形成集电极电流IC,从而实现了电流的放大,这种状态下三极管广泛应用于各种放大电路中,如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增益控制。

饱和状态:当集电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即使再增大基极电流,也不会再增大,此时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集电结也处于正向偏置状态,三极管进入饱和区,条件是当IB增大到使UCE降低到一定程度,一般UCE<0.3V(硅管)时,三极管进入饱和区,电流特点是集电极电流达到最大值,且不再随基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内阻很小,工作原理是晶体管的放大区,集电结是反向偏置的,当基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集电极电流会随着IB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继续增大IB,集电极电流会趋近于一个最大值,进入饱和状态,这是因为随着IB的增大,集电极电流增大使得集电结的正向电压降增大,当这个正向电压降增大到足以使集电结也处于正向偏置状态时,集电结的内电场被削弱,影响基区的电子向集电区移动,对于NPN型晶体管,在正常放大状态下,电子从发射区(N区)扩散到基区(P区),然后大部分电子在集电结反向电场的作用下漂移到集电区(N区)形成IC,当集电结正向偏置后,PN结正偏阻碍了电子从P区(基区)向N区(集电区)的正常漂移,此时集电极对电子的收集能力达到极限,即使再增大IB,也无法再增大IC,饱和状态下的UCE和内阻:当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时,由于集电结和发射结都接近于正向偏置状态,根据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对于共射极电路,是电源电压VCC和集电极电阻RC),UCE接近最大值VCC,变得很小,通常在零点几伏的范围,此时RC<<βRB,从等效电路的角度看,此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内阻也很小,因为UCE变化很小而IB相对较大,应用场景包括饱和区通常用于电子开关电路中作为开关元件使用,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时,其相当于一个闭合的开关,可以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在数字电路中,三极管也常被用作逻辑门电路的开关元件来实现逻辑运算功能。

4、三极管的功能及应用

放大作用:三极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放大功能,通过控制输入信号的大小,三极管可以对电流进行放大,从而实现对信号的增强,其基于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原则,通过较小的基极电流IB来控制较大的集电极电流IC,当基极电流IB有微小的变化时,会引发集电极电流IC和发射极电流IE的大幅度变化,这种“放大”并非将基极电流IB放大,而是通过控制输入信号的大小,使输出信号得到增强,三极管的放大功能实现还要求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加正向电压(发射结正偏),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加反向电压(集电结反偏),例如在音频放大器中,三极管可以将微弱的声音信号放大为足够大的声音输出。

如何正确使用三极管型号?

开关控制:三极管可以通过控制输入信号的高低电平,以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开关作用基于三极管在电路中导通或截止的特性,这种开关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逻辑门电路、计数器、计时器等电路中。

振荡电路:与电容、电感等元件配合,产生各种频率的振荡信号。

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器件,具有多种类型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在选择和应用三极管时,需要综合考虑其性能参数和实际需求,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articals/26197.html发布于 2025-02-02 22:11:1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