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单片机中正确插入晶振?
无源晶振的插法
1、确定引脚功能:无源晶振一般有四个引脚,分别是1脚和3脚未用,2脚为晶振输出,4脚为晶振输入。
2、连接电路元件:将电容C1、C2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晶振引脚XTAL1、XTAL2与地之间,再将晶体并接到这两个电容之间,具体的电容值需要根据晶振的频率和单片机的要求来选择,常见的电容值在1030pF之间,但具体数值需参考所使用的单片机的数据手册。
3、接入单片机:把晶振的2脚(输出)连接到单片机的XTAL1引脚,4脚(输入)连接到XTAL2引脚,如果使用的是双列直插封装的51单片机,如AT89S52,其XTAL1对应19脚,XTAL2对应18脚。
有源晶振的插法
1、确定引脚功能:有源晶振一般有四个引脚,1脚悬空,2脚接地,3脚输出,4脚电压。
2、连接电源和地:将有源晶振的2脚接地,4脚接电源,通常为3.3V或5V,具体电压值需根据单片机的工作电压和有源晶振的要求来确定。
3、连接输出引脚:把有源晶振的3脚输出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外部时钟输入引脚,一般为OSC_IN或类似的引脚,不同型号的单片机,其外部时钟输入引脚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可查看单片机的数据手册确定。
插装注意事项
1、布局布线:两个匹配电容要尽量靠近晶振摆放,以减少寄生电容的影响;晶振应尽量靠近芯片摆放,且最好不要放在PCB边缘,避免受到外力撞击或跌落的影响;晶振的走线要用GND保护好,并且远离敏感信号,如RF、CLK信号以及高速信号等,防止干扰。
2、焊接温度和时间:焊接晶振时,要注意控制好焊接温度和时间,避免温度过高或焊接时间过长导致晶振损坏,焊接温度不宜超过300℃,焊接时间不宜超过3秒。
3、静电防护:在插拔或焊接晶振时,要做好静电防护措施,如佩戴静电手环、使用防静电垫等,防止静电对晶振造成损坏。
以下是两个关于单片机中晶振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1、问:为什么单片机的晶振需要搭配电容使用?
答:对于无源晶振,其内部没有起振电路,需要外部电容来帮助起振,并与晶振一起构成谐振电路,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电容的值会影响振荡频率和稳定性,合适的电容值能使晶振在标称频率下稳定工作。
2、问:如何选择合适的晶振类型和频率?
答:选择晶振类型主要考虑精度、稳定性、成本等因素,无源晶振精度相对较低,受温度影响大,但成本低;有源晶振精度高、稳定性好,但成本较高,选择频率则需根据单片机的性能要求、系统功耗以及外设的通信需求等来确定,如果系统对时钟精度要求不高且成本敏感,可选择无源晶振;如果需要高精度时钟信号且对成本不太敏感,如有串口通信等对外设时钟要求较高的应用,可选择有源晶振。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articals/26126.html发布于 2025-02-02 18:43:3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