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测量数据的反向恢复时间?
1、使用脉冲发生器和示波器

接线:将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二极管的正向端,将示波器的探头分别连接到二极管的正向端和反向端。
设置参数:在脉冲发生器上设置所需的测试脉冲幅值和宽度,并调节示波器的时间基准和垂直灵敏度,使波形能够清晰显示。
读取波形:从示波器上读取二极管的电流波形,根据波形分析反向恢复时间,当二极管从正向导通状态变为反向截止状态时,电流会从峰值逐渐下降到零,这个下降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就是反向恢复时间。
2、使用专用测试仪
市面上有专门的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测试仪,如DI1000II等,以DI1000II为例,其操作步骤如下:
将二极管接入测试仪,红色和黑色夹子分别对应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如果连接线不够长,可用延长线连接。
顺时针调节反向电压开关至所需测试电压,如400V。
调节正向电流旋钮,使正向电流符合If要求,如20A。

多次按下触发按钮,并调节正向电流旋钮与反向恢复电流变化率调节旋钮,使正向电流与反向恢复电流变化率满足设定要求。
按下触发按钮,进行测试,从示波器上读取波形,即可获得二极管电流波形,进而分析出反向恢复时间。
3、双脉冲试验电路法
电路连接:通过一个恒流源给电感充电,形成回路电流IL,此时二极管正向导通,当开关断开时,恒流源和二极管形成回路电流IL,此时S闭合,二极管两端电压反向逐渐进入截止状态。
测量计算:只需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流下降至20%峰值时的时间即可计算出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因为二极管的反向恢复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存储在空间电荷区和半导体区的电荷进行耗散的过程;第二阶段是从耗尽区重新建立到二极管恢复其阻断能力的过程,一般取从峰值电流下降到其20%的反向电流的时间为反向恢复时间。
以下是一些关于反向恢复时间测量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1、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如果对测量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且实验室设备有限,可优先选择使用脉冲发生器和示波器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如果需要更精确地测量反向恢复时间,尤其是在高频、大功率应用中,建议使用专用测试仪,其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测试结果和更稳定的性能,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或对测量原理有深入研究需求的场合,可采用双脉冲试验电路法,但该方法需要搭建特定的电路,操作相对复杂。

2、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温度:温度升高会使二极管内部的载流子运动加剧,电荷复合速度加快,导致反向恢复时间缩短,温度每升高10℃,反向恢复时间会减小一半左右。
正向电流:正向电流越大,在二极管导通时积累的电荷越多,反向恢复时间也会相应增加。
反向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反向电压越高,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速度越快,反向恢复时间越短,但当反向电压过高时,可能会导致二极管击穿损坏。
电路寄生参数:电路中的寄生电感、电容等参数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过大的寄生电感会导致电流变化缓慢,使测量的反向恢复时间偏大;而过大或过小的寄生电容则可能影响电压的变化速率,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反向恢复时间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各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articals/21778.html发布于 2025-01-25 11:28:2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