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判断电子元件的质量与真伪?
判断电子元件的好坏是电子维修和电路设计中的基本技能,不同的电子元件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以下是一些常见电子元件的检测方法和经验:
电阻器
1、固定电阻器的检测
测量实际阻值:用万用表的两表笔分别接触电阻的两端引脚,测出实际阻值,根据电阻误差等级不同,读数与标称值之间允许有±5%、±10%或±20%的误差,如不相符,超出误差范围,则说明该电阻值变值。
注意事项:测试时手不要触及表笔和电阻的导电部分;被检测的电阻从电路中焊下来,至少要焊开一个头,以免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对测试产生影响。
2、水泥电阻的检测
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检测普通固定电阻完全相同。
3、熔断电阻器的检测
如果发现熔断电阻器表面发黑或烧焦,可断定是其负荷过重,通过它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很多倍所致;如果其表面无任何痕迹而开路,则表明流过的电流刚好等于或稍大于其额定熔断值。
对于表面无任何痕迹的熔断电阻器好坏的判断,可借助万用表R×1挡来测量,为保证测量准确,应将熔断电阻器一端从电路上焊下,若测得的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熔断电阻器已失效开路,若测得的阻值与标称值相差甚远,表明电阻变值,也不宜再使用。
4、电位器的检测
检查电位器时,首先要转动旋柄,看看旋柄转动是否平滑,开关是否灵活,开关通、断时“喀哒”声是否清脆,并听一听电位器内部接触点和电阻体摩擦的声音,如有“沙沙”声,说明质量不好。
用万用表测试时,先根据被测电位器阻值的大小,选择好万用表的合适电阻挡位,然后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检测。
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1”、“2”两端,其读数应为电位器的标称阻值,如万用表的指针不动或阻值相差很多,则表明该电位器已损坏。
检测电位器的活动臂与电阻片的接触是否良好。
电容器
1、固定电容器的检测
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中电容: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
大电容: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2、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因为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得多,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1~47μF间的电容,可用R×1k挡测量,大于47μF的电容可用R×100挡测量。
将万用表红表笔接负极,黑表笔接正极,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偏度(对于同一电阻挡,容量越大,摆幅越大),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此时的阻值便是电解电容的正向漏电阻,此值略大于反向漏电阻,实际使用经验表明,电解电容的漏电阻一般应在几百kΩ以上,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
二极管
1、普通二极管的检测: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在二极管的两端,读取读数,再将表笔对调测量,根据两次测量结果判断,通常小功率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为300-500Ω,硅二极管约为1kΩ或更大些,锗管反相电阻为几十千欧,硅管反向电阻在500kΩ以上(大功率二极管的数值要小的多),好的二极管正向电阻较低,反向电阻较大,正反向电阻差值越大越好。
三极管
1、三极管检测:将数字万用表拨到二极管档,用表笔测PN结,如果正向导通,则显示的数字即为PN结的正向压降先确定集电极和发射极;用表笔测出两个PN结的正向压降,压降大的是发射极e,压降小的是集电极c,在测试两个结时,红表笔接的是公共极,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且红表笔所接为基极b;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公共极,则被测三极管是PNP型,且此极为基极b。
晶闸管
1、单向晶闸管检测:可用万用表的R×1k或R×100挡测量任意两极之问的正、反向电阻,如果找到一对极的电阻为低阻值(100Ω~lkΩ),则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为控制极,红表笔所接为阴极,另一个极为阳极,晶闸管共有3个PN结,我们可以通过测量PN结正、反向电阻的大小来判别它的好坏。
2、双向晶闸管的极性识别:双向晶闸管有主电极1、主电极2和控制极,如果用万用表R×1k挡测量两个主电极之间的电阻,读数应近似无穷大,而控制极与任一个主电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读数只有几十欧。
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检测
1、在路测试:断开变频器电源,在不拆动线路板元器件的条件下,测量线路板上的元器件,对于元器件击穿、短路、开路性故障,这种检测方法可以方便快捷的查找出损坏的元器件,但还应考虑线路板上所测元器件与其并联的元器件对测量结果所产生的影响,以免造成误判断错误。
电子元件的检测是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技能,需要根据元件的类型和特性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熟练掌握这些检测方法和经验对于电子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articals/15260.html发布于 2025-01-12 12:01:5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