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林顿管的好坏如何通过万用表检测?
达林顿管的检测方法可以分为普通达林顿管和大功率达林顿管两种,下面将分别详细介绍这两种类型的达林顿管的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附上相关表格以便于理解。
一、普通达林顿管的检测
普通达林顿管内部由两只或多只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在一起复合而成,其基极B与发射极E之间包含多个发射结,检测时可使用万用表的R×1k或R×10k档来测量。
1. 基极B与集电极C之间的测量
正向电阻值:黑表笔接基极B(对于NPN型管),红表笔接集电极C,测得的正向电阻值应与普通硅晶体管集电结的正向电阻值相近,为3~10kΩ。
反向电阻值:交换表笔,即红表笔接基极B,黑表笔接集电极C,测得的反向电阻值应为无穷大。
2. 发射极E与基极B之间的测量
正向电阻值:黑表笔接基极B,红表笔接发射极E,测得的正向电阻值是集电极C与基极B之间正向电阻值的2~3倍。
反向电阻值:交换表笔,即红表笔接基极B,黑表笔接发射极E,测得的反向电阻值应为无穷大。
3. 发射极E与集电极C之间的测量
正、反向电阻值:均应接近无穷大,若测得C、E极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或BE极、BC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均接近0,则说明该管已击穿损坏,若测得BE极或BC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该管已开路损坏。
二、大功率达林顿管的检测
大功率达林顿管在普通达林顿管的基础上增加了由续流二极管和泄放电阻组成的保护电路,在测量时应注意这些元器件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1. 基极B与集电极C之间的测量
正向电阻值:用万用表R×1k或R×10k档,黑表笔接基极B,红表笔接集电极C,正常时正向电阻值应较小,为1~10kΩ。
反向电阻值:交换表笔,即红表笔接基极B,黑表笔接集电极C,测得的反向电阻值应接近无穷大,若测得集电结的正、反向电阻值均很小或均为无穷大,则说明该管已击穿短路或开路损坏。
2. 发射极E与基极B之间的测量
正向电阻值:用万用表R×100档,黑表笔接发射极E,红表笔接基极B,正常值均为几百欧姆至几千欧姆(具体数据根据B、E极之间两只电阻器的阻值不同而有所差异)。
反向电阻值:交换表笔,即红表笔接发射极E,黑表笔接基极B,测得的反向电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得阻值为0或无穷大,则说明被测管已损坏。
3. 发射极E与集电极C之间的测量
正向电阻值:用万用表R×1k或R×10k档,黑表笔接发射极E,红表笔接集电极C,正常时正向电阻值应为5~15kΩ(BU932R为7kΩ)。
反向电阻值:交换表笔,即红表笔接发射极E,黑表笔接集电极C,测得的反向电阻值应为无穷大,否则是该管的C、E极(或二极管)击穿或开路损坏。
三、注意事项
1、确保测量环境稳定: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稳定,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确保测量电路稳定:测量电路的稳定性对测量结果至关重要,应避免电路中的干扰因素。
3、确保测量电路精度:使用的测量仪器应具有足够的精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4、确保测量电路完整:测量前应检查电路是否完整,避免因电路不完整导致的测量误差。
5、确保测量电路安全:在进行测量时,应确保电路的安全性,避免触电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类型 | 测量项目 | 正向电阻值范围 | 反向电阻值 |
普通达林顿管 | BC | 3~10kΩ | 无穷大 |
EB | 2~3倍BC正向电阻值 | 无穷大 | |
CE | 无穷大 | 无穷大 | |
大功率达林顿管 | BC | 1~10kΩ | 无穷大 |
EB | 几百欧姆至几千欧姆 | 无穷大 | |
CE | 5~15kΩ (BU932R为7kΩ) | 无穷大 |
表格中的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测量时可能会因型号和制造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五、常见问题解答
问1: 如何判断达林顿管的基极?
答:通过测量三个电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来判断,当黑表笔接某一电极(假设为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电极时,若测得的两个电阻值均较小,则该电极为基极B。
问2: 如果测得的正反向电阻值均为无穷大或0,分别说明什么问题?
答:如果测得的正反向电阻值均为无穷大,说明该达林顿管已开路损坏;如果均为0,则说明该达林顿管已击穿短路损坏。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articals/1287.html发布于 2024-12-04 17:26:0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